山阳田园,田园综合体的上海湾区场景

一提到上海的旅游,人们往往想到的是高楼大厦、街道商铺、博物馆美术馆、景点乐园等为代表的都市旅游。田园综合体,似乎和上海的旅游不大沾边,而且,从自然资源来看,上海的田园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自然禀赋。

但是,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以及常态化疫情防控上海市民在沪本地游的热情高涨形势下,上海的田园综合体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离上海市中心60多公里的金山区,一个创建仅6年多的小型田园综合体——山阳田园,已经从最初的核心区域不到1亩发展到今天的近400亩,活动区域更是接近3000亩,还带动了大大小小十几家合作社;从单纯的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到目前集农业生产、种植、采摘、住宿、餐饮、拓展、休闲旅游、观光度假、科普研学、创意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并成为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园区。今年7月,他们完成了200万的月营业额,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这样的成效是怎么取得的呢?为此,我们采访了上海市乡村产业行业协会副会长计民,他同时是上海山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书记、总经理和上海金山嘴渔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负责着山阳田园和金山嘴渔村的运营管理。

田园综合体的旅游体验

一起野——嬉水池

这个7月,山阳田园里有哪些活动?

活动项目多样步入7月,周一到周五,有艺术夏令营(每期5天)。孩子们每天除了参加艺术学习创作和户外写生外,还有各种集体活动和草坪游戏,度过充实的一天;周五到周日,有住帐篷的露营活动,有欢乐烧烤的田园夜市节,几家人或三五朋友相约度过一个放松愉悦的周末。

丰富的活动

体验活动多样。除了这些外,来山阳的游客还可以在咖啡博物馆里体验这里原创的藤茶咖啡,在望秦精酿馆里品鉴各种特色精酿啤酒,在VR体验馆里冲浪电竞,在一亩甜园的烘焙工作室里学习手工烘焙,在田园美术馆里进行艺术创作,在金山户外亲子俱乐部里畅玩攀岩,在爱书吧里静心阅读。当然,农场里常见的蔬果采摘、抓鸡赶鹅、钓小龙虾、和萌宠互动等项目,这里也不会少。

露营+

业态类型多样。今年,结合网红项目“露营”,山阳田园不仅在原来普通型帐篷的基础上增加了轻奢型家庭帐篷,还推出“露营+”业态的融合模式。比如,晚上结合了夜市、篝火晚会、露天电影等项目,并在白天配套相对大型的露营节活动,将更多游玩项目穿插在其中。游客周六下午来,晚上进行各项活动,第二天还可以去城市沙滩、金山嘴渔村等景点休闲观光。

这些活动的运营,由山阳的管理团队与不同的合作方共同完成。仅是通过朋友圈带来的私域流量,就带来了不少线下的客流。

一产带动、二产创新、三产提升

乡村景色

一产为基础。在山阳田园里,种植了水稻、棉花、蔬菜这类金山本地的农产品,大片的农田带来了本土乡间场景。还按照不同的收获季节种植了多种水果,保证常年都有水果采摘。同时,这里还引进了奇异南瓜、食用仙人掌、多彩菌菇、枣油桃等特色农产品,通过这些特色农产品的采摘和二次开发,吸引了游客前来猎奇。

通过特色农产品开发出各种活动

金山本地的农田,一般每亩(666平方米)一年农产品的收入在5000元到10000元间。但在山阳田园,同样是种植蔬菜,一块30平方米的“开心农场”一年的年费就是3000元,算到每亩年费收入能有66000元。想体验田园生活的“农场主”付费后,不仅可以无限次带着全家免门票来园区照看自己的农场,让孩子们亲近自然并学习农活,还能在五一、十一和春节各收到一份价值500元的田园农产品大礼包,参加劳动还能得到积分,积分最高的家庭能得到夏令营活动名额等奖励。

特色种植

二产加工创新。作为一个田园综合体,二产加工是不可缺少的。比如园区种植的仙人掌,不仅被用在特色菜品中,还被开发出了仙人掌精酿啤酒和仙人掌面膜,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

是民宿也是啤酒加工基地的望秦精酿

在计民看来,在上海做田园综合体,一产不能只局限于上海本地的农产品。还必须走出去与国内对口合作地区结对,将他们的初级农产品引进来在上海进行二产加工,借助上海市场的品牌效应和流量,扩大当地的一产销售,这样才是上海式的一二产结合模式。8月9日,山阳联合对口合作的安徽、江苏、云南、河北、湖北相关地区,召开了首届“上海湾区·滬之源全域旅游论坛”,同时还将有个创新创业比赛,将合作地区的产品通过比赛的形式推介给百位上海团长,进一步促进对口合作地区农产品销售,实现合作双赢。同期成立的“滬之源全域旅游联盟”,将各地文旅资源“场景接入”,在山阳提供展示窗口。

咖啡博物馆帮助恩施开发藤茶咖啡

在这方面,咖啡博物馆是个典型案例。山阳田园通过和北恩施土司合作,将恩施的土特产藤茶,借助咖啡博物馆的技术,研发成口味清甜独特的藤茶咖啡并在线上线下销售。咖啡博物馆所需的咖啡原材料,也是来源世界各地。博物馆温室里种植咖啡树仅为游客体验提供一个全产业链的场景环境。

由农舍改建的咖啡博物馆

三产提升品质。作为三产融合的例子,山阳田园里的咖啡博物馆,不仅有温室咖啡种植,有咖啡豆的烘焙加工和销售,还经营咖啡厅和民宿,并举办国际认证的咖啡师培训。咖啡博物馆的房子由民舍改建,保留了原来的老井,一楼对外开放,楼上有5间客房。对于合作方一位韩国的咖啡师来说,这里比原来在市区里开咖啡馆多了经营民宿方面的收入。

全咖啡场景体验的培训

当然,在这个田园综合体里,收入占比最高的还是三产。通过团建、研学、餐饮、住宿等三产项目,拉动了田园综合体的总收入。

做民宿,但不仅仅做住宿

上海湾区·滬之源·乡村俱乐部

2020年,山阳田园开了“上海湾区·滬之源·乡村俱乐部”,13栋农民家房子经过全新设计,打造成了一系列特色俱乐部,如咖啡博物馆、望秦精酿、VR运动馆、星苑、烘焙体验馆、户外运动馆、田园美术馆、音乐餐厅以及爱书吧等。

引入主题俱乐部特色的民宿合作方

在运营管理上,每栋民宿招进不同特点的合作运营方,一楼是面向整个园区的公共空间,二楼以上是住宿空间,每栋楼有4-10间客房。民宿的管家们除了做好民宿的管理外,他们还分别是咖啡师、酿酒师、烘焙师、美术老师等等,为来客提供专业服务。

为了解决分散的民宿如果做餐饮很难解决对水源的污染问题,俱乐部单独设置了一栋音乐餐厅,并对餐厅的厨房进行了排污处理。所有民宿的客人都在餐厅里吃饭,这也减轻了民宿经营者的运营负担。

民宿合作方借助园区大环境来做研学

但做民宿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提供住宿。民宿住宿方面的收入,只占到山阳田园总体经营收入的20%左右。但民宿带来的各种主题场景,丰富了来山阳的旅游体验;而山阳田园的广阔乡村场景,又为来住主题民宿的客人带来了住乡村的体验。

结合乡村环境做研学产品

与此同时,每栋民宿结合自己的特点开展的研学、产品销售等业务,也提高了民宿运营之外的收入。比如咖啡博物馆开办的SCA国际认证咖啡培训,望秦精酿开办的啤酒酿造课程、田园美术馆举办的艺术夏令营等等,既为运营方带来了客流,也让运营方提升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在山阳,就业增收不断增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餐饮住宿、农产品加工等关联产业,农民可就近就业,增加了工资性收入;还可将田园特色农产品变礼品、特色民俗文化和工艺变商品、特色餐饮变服务产品,增加了业主经营性收入。农家房子经过全新设计打造,成了一系列特色俱乐部,楼下公共服务区,楼上民宿住宿区,又增加了财产性收入。有效提升农村产业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让农业“有干头、有奔头、有赚头”。

旅游产品,亦是场景

喜获丰收的劳动课

在打造旅游场景上,山阳田园也在不断创新。除了引进各种主题民宿形成俱乐部文化外,山阳在自己开发的团建、研学活动中也在创造各种场景。

沉浸式场景教育

比如针对孩子,除了各种形式的研学外,还可以按照义务教育劳动课程的要求,开发出相应的劳动课程。山阳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做成不同的课程,比如同样面对田里的韭菜,针对一年级的孩子是学理韭菜,三年级学割韭菜,到了五年级去学韭菜炒鸡蛋。在这里劳动的场景除了农活还有餐饮和酒店,孩子们也可以学整理桌子、换床单被套这样的内容。孩子们在这里体验农活后,还能在谷堆边,听党员爷爷讲小时候的故事。这样的场景式体验,会有更好的教育意义。

上海最后一个渔村——金山嘴渔村

从山阳田园出来,还可以去金山嘴渔村。那里是上海沿海陆地最早的渔村,也是上海最后一个渔村。在那里,可以通过“金山嘴渔村生活习俗”这个非遗项目来设置旅游场景。“生活习俗”作为非遗项目非常有产业化的前途,因为它包含了信仰习俗、饮食传统、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生活习俗、制作技艺六大板块,组成了丰富的生活场景,从而能形成旅游场景和相关的产品。像船、黄鱼面、海鲜、野海蜇头这些内容,是个容易做成产品的体系。目前渔村习俗这块年收入有1.4亿元,相信通过努力,还可提升。

渔村场景

金山嘴渔村保留着原来的居民和他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它和有些景区把原住民都置换出来了不一样,一个原生态的渔村,可以让游客沉浸式地体验生活习俗,如街头有人打牌、下棋、织渔网。还有渔村的历史和文化保留下来,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游客可以去舢板船博物馆、渔村彩墨馆等特色场馆去体验当地的技艺和文化。待金山的滨海旅游度假区、乐高乐园等新的建筑建好了,就能和渔村的历史形成差异化,更具吸引力。

“旅游产品形态的升级是由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决定的。”计民说,“从农家乐到民宿到俱乐部,上海发展田园综合体要有自己的标准。”

图片来源:山阳田园

Table of Contents

On Ke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