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的今天,餐饮行业全面洗牌。总体来看,都呈现出哪些趋势?小吃产业发展迅速,降本增效的刚需下,工业化、规模化、数字化成为潮流,预制菜也逆风而上,成为万亿新宠。引领健康潮流的植物基食品、饮品刮来一股绿色之风,食品安全依旧是国人最关心的话题……
01 资本偏爱接地气的小吃
2021年10月24日,美团研究院和中国饭店协会在成都联合发布《2021-2021年中国小吃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小吃产业是我国餐饮业的主基调。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500万小吃商户,目前是餐饮业最大的品类赛道。一定意义上,小吃产业撑起了中国餐饮业的半边天,也成为餐饮业发展趋势和消费变革的晴雨表。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餐饮全行业融资事件超173起,融资金额近500亿元。其中餐饮品类中占40起,品类细分赛道中,又是粉面点心小吃名列前茅。
和府捞面完成8亿元E轮融资,融资轮次最高;遇见小面、五爷拌面、陈香贵、马记永、张拉拉等新贵品牌入局,陈香贵连续两轮融资,拿到2亿元以上,目前已进京开店;张拉拉近期获得数亿元B轮融资。马记永、陈香贵和张拉拉喊出了10亿元的估值。
截止2021年10月,已经有超过10家中式糕点企业获得了融资,不少都已过亿元;来自长沙的网红点心店虎头局渣打饼行与墨茉点心局成为资本宠儿,墨茉点心局从成立到2021年底,2年时间内共拿下了六轮融资,番茄资本、美团龙珠等十家机构纷纷入局瓜分蛋糕。
夸父炸串狂飙猛进,截止到2021年扩店近千家,获得A轮近亿元投资。小吃产业横跨一线到十八线城市,成为受众最广的品类。
粉面点心等刚需大众品类,由于能够多场景全天候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再加上准入门槛低、店铺面积小租金低、启动资金少,因而成了大众餐饮创业的热门选择,这也成为疫情下能够逆势而上,备受资本青睐的原因。
02 预制菜或成最大黑马
疫情下,堂食发展受限,外卖和方便食品发展势头迅猛。据《2021方便速食行业洞察报告》预估,中国方便速食市场已达到2500亿的规模。除了我们小时候就耳熟能详的方便面、罐头等,自嗨锅、螺狮粉、预制菜等也进入人们的视线,来到千家万户的餐桌。
美团买菜预制菜项目负责人表示,2021年美团买菜的预制菜销售,较2020年环比增长4倍。消费人群以周末做饭的80后、90后年轻女性居多,便利性是吸引用户购买的首要原因,安全感和性价比是影响用户购买的核心因素。
今年双11期间,包括半成品菜、速食菜、料理包在内的预制品销售火爆,成交额同比增长2倍。预制菜火爆,市场接受度极高,甚至引起了央视财经的注意和报道。
春节将至,预制菜开始抢攻年夜饭市场之类的新闻屡见于媒体笔端,线下商超酒家、线上电商平台无不围绕“预制菜”做起了文章,简单料理就可以上桌的预制菜年夜饭,刚好满足了就地过年局势下当代人对仪式感和方便性的需求。
据36氪消息,中餐预制菜连锁品牌“银食”已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由险峰长青独家投资。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表示,要加大力度发展贾国龙功夫菜品牌,10年做到1000亿;瑞幸咖啡创始人陆正耀正在孵化一个名为“舌尖工坊”的预制菜新项目,1月4日,预制菜概念午后继续走高,板块内掀涨停潮,国联水产、大湖股份、惠发食品、春雪食品、同庆楼等相关概念股涨停。预制菜市场或成未来蓝海。
03 植物基热度高居不下
植物基2021年在全球的热度高居不下,植物肉、植物奶等概念也进入了国人的视野。行业数据预测,到2029年,肉类替代产业的价值将飙升至1400亿美元。体量巨大的蓝海市场吸引着资本争先踏入植物基赛道。
第一财经数据显示,仅仅一年时间,国内针对植物基公司的投资事件就有20余件,同比增长500%。根据天猫新品创新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天猫植物蛋白饮料市场销量增速高达800%,购买人数上升900%,在饮料市场中成长贡献占比高达15.5%。
汉堡王、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联合利华等巨头纷纷布局植物肉产品;可口可乐、雀巢、蒙牛、伊利、农夫山泉等品牌则是植物蛋白饮料。可口可乐在天猫上线“植白说旗舰店”,仅售卖植物蛋白饮,在售品牌包括粗粮王、阳光处处、Adez、甄谷说3×3等。
燕麦奶品牌OATLY于2021年5月正式以“OTLY”为证券代码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燕麦奶第一股”。11月18日,燕麦奶品牌Oatly宣布,其中国首座工厂「欧力马鞍山生产基地」正式开幕。据介绍,马鞍山生产基地在满产情况下,预计可年产1.5亿升燕麦基成品。
联合国预测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96亿左右,而地球上的传统肉制品不足以保证将近100亿的消费需求。人造肉的发展可以减少对动物制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从大豆、豌豆等植物中提取植物蛋白,植物蛋白制成的模拟真肉颜色、形状、口感的植物肉产品相比动物肉和奶来说更健康、环保、持续性强。因而拥有广阔的开拓空间,也值得国内企业在这个领域进一步探索。
04 食品安全仍是话题焦点
2021年,餐饮食品安全问题多次登上热搜,存在菜品不洗、过期变质食材上桌、后厨卫生状况差等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是餐企的生命线,随着餐饮市场的逐渐规范化和居民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公众对食品安全及品质健康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未来如果想要走得更长远,加强品质管理,严抓严防食品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企业要加强自查自纠,培养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在制度上着手,从原料管理、仓储设备维护、制作加工等各个环节增强管控,这样在面对暗访时才不会手忙脚乱,以致歉停业收场。
2021年10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连锁食品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监管的通知》, 加强连锁食品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监管,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除了食品安全这第一道防线,品质和健康也成了当代人关注的重点,尤其是时常把熬夜、头秃、亚健康挂在嘴边的年轻人对健康的关注持续上升,融360发布的《Z世代养生消费调研报告》显示,有91.60%的受访者表示最注重身体健康,Z世代反而成了重度养生爱好者。
与此同时,他们也已成为餐饮消费的主力军,据国元证券发布的《2022年新零售行业年度策略报告》,90后、95后餐饮消费人群占比由2018年的29%增长至2021年的46%。因而餐企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品质和健康是不容忽视的关键。
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安全有保障的品牌,更加健康的食材和配料,也更有意愿和能力为更好的产品买单。
05 数字化、智能化再上层楼
线下发展受阻,倒逼餐饮人另辟蹊径,现在很多传统企业正在抓住时代的浪潮,开启数字化改革的新征程,这也让中国餐饮市场的消费升级进一步深入。数字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无论是生产端、供应端,还是渠道、消费者端等,企业都可以着手。
数字化转型对餐企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据红餐网了解,目前大批头部餐饮企业正以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抓手,积极适应当前阶段消费者和消费趋势的变化,探索高效运营的方法。在数字化技术中,餐饮企业最为关注的为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
大数据可以应用于用户营销与服务、门店选址、加盟店管理等领域。用户数字化管理最重要的有两个因素,一是数字化平台的搭建,二是数据的分析与利用。通过搭建的平台如APP、品牌官网、小程序等,可以直接拥有用户数字化资产,通过用户数据的分析描摹出用户画像,从而能够从产品、活动、服务等各个领域更加精准地触达客户。并将公域流量转化为私域流量。如行业巨头麦当劳不仅拥有1.6亿会员数据资产,还通过数字化手段运营了超8000万的活跃私域流量。
“数据在线,或者说一切在线,这样总部才有机会通过最简便的方式帮助区域、加盟商以及门店做最‘难’的生意”,杨国福麻辣烫首席信息官(CIO)胡亮与阳均持有相似的观点。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启用了智能机器人为运动员炒菜、在2022年冬奥会媒体中心就餐处,可以看到一个个托盘从天而降的奇景,为了精简人力,并减少人与人接触几率,所有餐点均采用无人化生产线制作,从点餐、做饭炒菜到配送,都由智能机器人完成。这正是人工智能在餐饮行业的应用的最佳典范。
2021年4月陆家嘴金融城开业的海底捞升级版智慧餐厅,最大亮点就是首次亮相的全自动菜品库,从补货到出菜,全流程无需人工参与。此外还有很多案例,在此不一一列举。
数字化转型关乎企业全方位的转变,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观念的转变及长期的持续投入。未来已来,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拥抱变革。
06 工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成为连锁时代不可逆转的风向
《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2021》显示,万店以上规模连锁加盟门店数三年占比翻倍,中国餐饮业正在快步走向万店时代,工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成为行业风向。
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离不开完善的供应链,从食材、设备到装修设计运营,都离不开上下游企业标准化的稳定供应。餐饮供应链工业化、标准化改造了路边摊和夫妻店的低效、分散式经营模式,给市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趋势在疫情持续的2021年体现更加明显,只有供应链稳定的品牌才能在疫情下增强竞争力、降低成本,立于不败之地。
餐企要提高连锁化率,势必离不开供应链的布局和建设,成都餐饮企业联合会会长柏林先生认为,中央厨房转化成供应链在未来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连锁餐饮企业必须做成的。而这几年关于供应链和中央厨房的话题愈发火热,资本加持、品类争端、赛道分化、消费升级…让餐饮人对这一领域关注度不断提高。
千味央厨赴港上市成为今年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已成为肯德基、必胜客、海底捞等品牌的速冻米面制品供应商。中央厨房正以高度集中化的姿态得到全方位关注,可以说是当代餐饮的先进模式,也是目前餐饮经营走规模化、工业化生产的高效运作方式,为大型连锁餐饮企业赢得市场做出了基本保障。
2022年,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将继续携手各位伙伴,展现新面貌、新特点、新内容、新知识、新设备、新技术、新模式,打造差异化、创新化、国际化的高端展览平台。
虽然,疫情这个最大的黑天鹅仍在我们的头顶上盘旋飞舞,牵动着每一位餐饮人的心。但正如贾国龙所说,“什么都会过去。现在是寒冬,最冷的时候。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因为中国经济活力的基础还在,增长的基础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