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31日至4月1日,首次加入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集群展大家庭的第十届上海美陈展暨2025中国商文旅场景创新节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2025第十届上海美陈展暨2025中国商文旅场景创新节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结婚产业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广告协会、上海购物中心协会指导,由中国商报社、上海市工商联文化商会、美陈网、万商俱乐部、云南国防文化研究会、文创产业学等联合主办。
本届创新节以“无界之美·新质有道”为主题,在延续往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设主论坛与平行论坛,围绕商文旅场景、活动公关、设计、婚嫁等内容,带来全国商业、文旅明星项目操盘手的成功经验和全新思考。

第十届美陈展剪彩仪式
2025第十届上海美陈展作为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集群展之一,实现了与四大国际级展会(HOTELEX、TOURISM PLUS SHANGHAI、HOTEL & SHOP PLUS、THE LIFESTYLE SHOW)的联动,构建起覆盖酒店、旅游、商业空间、生活方式的全产业链对话平台。展会同期,分会场长风大悦城开展“POP ART2025长风大悦城国际气球艺术节”八大国际顶级气球艺术家炫技展全国首展,多款气球艺术作品充分展示高超技艺与精致造型,并与市民展开互动,掀起新的艺术观展盛宴。
中国商文旅场景创新节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组织以及商业、文旅、企划、美陈人等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客流人数近4万人次,再度展现了活动的行业号召力与影响力。
当城市天际线与艺术装置共舞,当历史文脉与当代美学共鸣,美陈艺术正以破界之力重塑商文旅融合新生态。作为极具影响力的空间美学盛典,第十届美陈展以”场景革命”为支点,构建起美学价值与产业动能深度交融的超级场域。我们见证:在商业空间,艺术装置激活消费新势能;在文旅景区,沉浸式场景重构体验经济;在城市更新中,公共艺术正书写着人文复兴的当代注脚。

历经九届淬炼,今年美陈展汇集近200家行业知名企业,不仅齐聚传统企业,更有大批新质生产力首登美陈展舞台,释放无限活力。设计公司、制作工厂、灯光亮化、游乐设备、演艺巡游、花艺纸艺、互动装置、网红道具、VR科技、景观小品、移动商铺、气球气模、全息投影、婚庆道具、园林景观、仿真绿植、店招导视、橱窗道具等丰富品类集中亮相,满足一站式美陈资源选择采买。

展会期间,各类创新美陈产品集中亮相,其中智能机器人互动区、3D打印技术吸引众多观众驻足体验。同时,传统美陈品类如花艺装置、橱窗道具、气模气球、景观小品、网红道具等依然保持高客流关注,为商文旅空间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多家企业推出沉浸式场景设计,通过光影技术、动态装置等手段增强体验感。
展会还特别呈现出火爆的商贸氛围,众多商业地产、文旅集团及零售品牌的采购负责人亲临现场,与展商进行面对面洽谈。多家参展企业表示,开幕仅数小时就已收获明确采购意向,部分客户直接在现场签订合作协议。展会优势尽显无疑。

近年来,商文旅产业呈现蓬勃发展趋势。文旅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持续提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为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集群展之一,第十届美陈展高度聚焦商文旅赛道,群集行业多元商文旅领域展商,并积极响应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推动产业发展、创新消费场景、促进资本对接、提升城市形象、带动相关产业的号召,与其他各展集合起来,在观众互通、资源互补中,共同促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与全面创新。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姜明与美陈网董事长孙宁共同观展
除此之外,本届展会开拓创新,首次在二楼开设网红打卡馆、气球艺术馆、婚嫁艺术馆,这些创新展区不仅突破传统策展边界,更以场景化、沉浸式的设计语言,让观众实现”视觉轰炸+情感共鸣”的双重冲击。现场的场景展出不仅刷新着观众对美陈展的固有认知,更点燃了全民参与的狂欢热潮,使逛展行为升华为对美好生活的沉浸式追寻。

本届展会同步联动长风大悦城,并于长风大悦城开设分会场,推出“2025长风大悦城国际气球艺术节”,并带来“八大国际顶级气球艺术家炫技展”全国首展,彩虹鹦鹉、巨型向日葵、飞天小猪……变化多端、工艺精湛的气球艺术品让人仿佛置身童话世界之中,体验被“气球狂潮”淹没的极致快乐。

美陈展现场人潮涌动,各展区展品琳琅满目。观众在展区间穿梭不停,或驻足细看,或低声交流,现场始终保持着高涨的人气。展台前不时挤满询问的客商,设计师们耐心讲解方案细节,讨论声此起彼伏。艺术装置旁闪光灯频频亮起,人们争相合影留念。整个场馆内人声鼎沸,洋溢着热烈的行业交流氛围,直观展现出美陈行业的蓬勃活力。
当历史的指针指向2025,中国商业、文旅行业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回望来时路,我们经历过地产周期的深度调整,见证过商业竞争的贴身肉搏,更在时代变革的激流中感受过集体的焦虑与个体的迷茫。但在这片土地上,永远不缺乏向光而行的勇者——商业人重构消费场景,文旅人挖掘文化基因,企划人创造体验革命,美陈人点亮空间魔法,他们用创新突破内卷围城,用热爱融化躺平坚冰。
2025中国商文旅场景创新节首次开创性分设主论坛与平行论坛,2025商文旅场景创新论坛、2025商美学院公开课、2025商文旅活动公关创新论坛、2025商文旅新品发布会、2025上海婚嫁峰会、2025商文旅设计创新论坛齐开,围绕场景创新、城市更新、婚礼堂、AI科技、城市更新等热门话题,为全国商业、文旅带来成功经验和全新思考。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姜明先生再度亮相2025中国商文旅场景创新节,并带来开场致辞。在致辞中,姜明会长提到回顾过往,创新节始终以“突破边界、引领趋势”为使命,规模逐年扩大、内容持续升级、影响力显著提升——可以说,一届比一届更精彩,一年比一年更值得期待!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 姜明
同时,他呼吁:文商旅企业要弘扬“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国际视野”的企业家精神,要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引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行业优化升级;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资源化配置为支撑,推进企业深度转型与升级;更要加强品牌建设,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一轮轮精彩纷呈的演讲内容,带给现场观众对于商文旅领域的不同认知,也对未来的前行道路有了不一样的方向指引。
在姜明会长的开幕致辞后,2025中国商文旅场景创新节正式拉开序幕。2025商文旅场景创新论坛、2025商文旅新品发布会、2025上海婚嫁峰会等陆续开展,高能话题持续引发讨论。对于2025商文旅场景创新趋势如何,如何通过场景创新、内容创新、社区营造等打造独一无二的吸引力,商业人有着深刻且独特的见解。

《场景更新创造无界之美—2025商文旅场景创新趋势》
谢 赉 | 上海购物中心协会副会长、美陈网CEO
谢赉通过具体的案例阐述场景创新价值,对2024和2025文商旅场景创新分别进行了复盘和趋势讲解。
他首先以“德基广场用800万打造奢华厕所,使顾客停留时间延长23分钟”为案例,表明厕所是商文旅的第二张脸,验证了情绪值公式,即场景情绪值=停留市场×社交裂变率。
对于2025文商旅场景创新,谢赉表示会有四大趋势:一,美陈场景网红化,是未来三年最大蓝海赛道,本届创新节160多家展商都推出了自己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美陈场景网红化,正在成为现实;二,乡村振兴网红化,场景是唯一转换器,瀑布咖啡的出圈与效益提升便是最佳案例;三,城市更新网红化,用场景情绪撬动社交裂变;四,人机共创,AI赋能商文旅传播场景创新。
谢赉强调,无界之美的真谛,是让每个空间都成为治愈时代的创可贴。演讲结束前,他剧透了第11届广州美陈展定档2025年9月11日·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从货架到场景,解构二次元主题商业炼金术》
施艳敏| 百联ZX次元商业平台运营中心市场总监
施艳敏主要分享百联ZX项目开业以来,从传统商厦改造为二次元商业体的决策、经营成果、新项目拓展及针对二次元人群的经营策略,详解项目如何以二次元为核心,打造年轻人喜爱的沉浸式商业空间。
施艳敏表示,无论是百联ZX创趣场1万方体量实现单日最高9万+客流,还是去年五角场商圈推出的百联ZX造趣场开业首日客流5.3万,核心在于精准定位二次元主题商场赛道。
招商方面,团队利用自身经验与品牌优势为合作方定制发展策略,并采取全链路保姆式运营,举全项目之力和品牌共同打造共创共生的良性合作循环,包括空间层面以漫画书为概念设计楼层、品牌与动线导视;内容方面深挖首店、首发等;产品方面与版权方深度合作;人群层面极限细分八大市场策略,触达34个核心圈层,以此打造专属优质UGC内容服务流。
未来,将以上海为基点,针对商圈不同能级和特征进行战略性布点,并以“play together”理念助力多方资源碰撞。

《内容创新:好内容才是商文旅的核心》申 晨| 知名媒体评论人、熊猫传媒集团董事长
申晨认为中国已进入“三生社会”,围绕其消费特点应该打造不同的“卖点”:生机勃勃的老年人,卖乐趣;生不如死的中年人,卖希望;生无可恋的青年人,卖热爱。
他重点指出,“老年经济”提了很多年,这两年发展迅速,尤其是老年短剧市场潜力巨大,中老年游戏、玩具和文旅项目也很火热,证实了老年人消费能力强,消费热情高;中年人生活在于科技改变生活的希望,同时餐饮与文旅的发展也为中年人带来机会;年轻人则更青睐与IP结合的产品,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
申晨认为,消费未降级,只是行业转移,商业需要考虑三种客群需求与自身价值彰显,同时可利用反差挖掘商业价值,如在市中心建山、楼顶做港口、空中设球场等。

《去阿那亚:阿那亚的社区营造之路》
田海成| 知名文旅品牌专家、阿那亚首席品牌官
田海成分享了阿那亚从地产转型为文旅商业的经验,涵盖场景、商业、社区、文化等方面的打造与运营。
田海成称,历经十年迭代,阿那亚不仅有一炮而红的“孤独的图书馆”,还打造了众多网红场景,且注重去表演化,打造诗意空间。阿那亚之所以从一个社区变成一个开放的度假区,从最早的生活配套到高品质的日常,背后是用商业去留住人和找人,实现品牌共创。
项目引入价值同频的非标商业,同时汇聚骑行、滑板等社区类品牌,打造以运动文化社区为核心的品牌生态,并通过一把手服务精神,推动社群成长。此外,阿那亚成立了文化公司,打造文化IP,激发内生动力,催生民宿产业。
田海成表示,一个好的商业场景,能为一个地方带来更好的内容、更好的美学、更多的流量、更好的年轻力和一个更加完美的商业模式的成功。去年,阿那亚的商业运营营收超过了房地产销售收入,为房地产发展创造了一个新模式的探索。商业与美学的交汇点,就是未来的起点。今年,商美学院首次登陆中国商文旅场景创新节,用更开放的视角、更犀利的观点,带你重新思考设计、品牌与商业的化学反应。

领导致辞
《场景创新时代的新质生产力》李耀汉| 美陈网总顾问、《华夏时报》原社长、商美学院名誉院长
李耀汉先生在2025商美学院公开课上提出面对AI如何面对挑战,抓住机遇,业内所有人的课题。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商业已进化为”人性温度×科技效率”的合作。以胖东来为例,强调管理者当持以人为本来运营是重要课题。面对AI浪潮,技术替代不了服务者的情感,但可成为效率革命的工具。最后,李耀汉呼吁通过跨界融合重构商文旅生态,以场景创新激活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大AI的投入力度和学习力度。

《如何打造一个爆款的原创IP?》
修丢丢| 亚洲青年艺术家\同道大叔星座卡通IP形象主创
以”用卡通激活品牌,用萌力治愈世界”为理念,亚洲青年艺术家修丢丢女士揭示爆款IP打造法则。传统吉祥物因同质化严重、缺乏人格基因导致商业价值薄弱,破局需构建“真实人格+差异化美学”双引擎,提出”简、衡、互”三字诀。通过差异化人格塑造建立辨识度,以故事化场景增强粉丝黏性。修丢丢女士强调,IP设计需精准定位目标群体,与品牌联名实践中坚持“先IP再LOGO”原则,确保主形象与延展元素风格互哺建立规范设计系统提升效率,在与头部企业合作时汲取体系化经验。最终从情感共鸣点出发,通过线下展览与品牌联名实现流量裂变,完成从文化符号到商业资产的价值跃迁。

《玩转场景–商业地产的跨界创新与体验转型》
危建平| 沃野千里冰雪文旅创始人、沃壤千里商业管理董事长
面对文商旅赛道“建筑同质化、策划失焦”的困局,沃壤千里商业管理董事长危建平提出“场景力=人×事×物的化学反应”。许多同质化场景没有以”人”为本,没有成功的策划,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因此,需要通过用户洞察构建”需求金字塔”——基本痛点、期待型痒点、兴奋爽点,能让消费者为””卖想要”而非“卖需求”思维买单,并通过“用户洞察-场景设计-触点布局”三步法,制造”场景力“,破解同质化。

《以市集·窥创新,如何做好市集的策划与运营》
陈梓豪| 恒太商业文化公司总经理
陈梓豪先生解码了市集运营新范式。市集以非一线、低成本、多需求为基因,既要让消费者获得优惠与打卡价值,又需为商家创造精准曝光串联。新的”轻创新”理念:在在地文化中寻找高级感表达,让创新既贴合用户期待又焕发新生。通过模块化场景设计与文化元素植入,实现”小单元大能量”的商业蜕变,为城市空间注入持续活力。

《如何成为商文旅的三好学生?》
黄章林| 商业场景研究院发起人、阿那亚研究会首席培训师
商业场景研究院发起人黄章林提出”三好学生”养成秘籍:以”重复”为方法论核心,弱化符号标识,强化故事力、服务力与美学场景的”三位一体”建设。他强调,商文旅场景的成功关键在于寻找文化最大公约数,构建可迁移运营模型,最终实现”人品合一”的终极境界——用赤子之心运营社群,以美好初心驱动发展,方能在商文旅浪潮中成就可持续生长的生命力,这或许正是商文旅从“昙花一现”进阶为“在地精神符号”的终极密码。

《如何用AI赋能企业创始人IP,打造营销获客新范式》
陈 仪| 天空十方(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颠覆传统IP打造模式。针对人力成本高、内容同质化等痛点,天空十方(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仪揭秘AI赋能新范式,即AI提供全流程智能化服务,以高产能和算法优化实现专业合规内容输出。陈总强调,AI并非取代人类智慧,而是让企业家从繁琐事务中解放,专注战略思考。这场营销革命正在重塑获客逻辑,开启”人机协同”的智能增长时代。
在商业、文化与旅游深度交融的今天,传统营销玩法正在失效。如何用一场活动撬动流量?如何让品牌故事真正“被看见”?如何用公关思维打造现象级文旅IP?

《商文旅情绪价值“黑神话悟空IP”的流量如何接得住?》
乔 宇| 山西敲门砖数字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
“黑神话悟空”带来的爆发性流量,而山西借势游戏场景破圈效应,实现曝光量激增与客流高频转化,虽客单价下降,但消费频次提升显示长尾效应显现。山西敲门砖创始人乔宇解码”黑神话悟空IP”现象,他强调,文旅产业升级需构建”民生+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生态闭环,以情绪价值激活增量市场。当前行业正从”旅游”向”文旅”转型,IP赋能与体验深化将成为承接流量的关键杠杆。

《寒冬破冰 韧性生长:文旅会展企业的第二曲线突围与生态共同体构建》
王 芳| 湖南省阳光会议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通过雇佣制转合作制优化现金流,实施客户分级管理精准施策,以”拆墙思维”推动跨界合作。湖南省阳光会议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芳女士提出”寒冬破冰”战略,她强调,企业需聚焦主业构建护城河,延伸业务链实现异业整合,达成”1+1+1>3″的协同效应。面对市场寒冬,重新定义客户需求,深耕细分市场,以C端服务创新破局,最终构建韧性生长的生态共同体,实现第二曲线增长。

《冰雪流量聚变:从“冷资源”到“热经济”的城市流量密码》
何广明| 奥与奥(黑龙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解码哈尔滨”冷资源热转化”现象:以冰雪文化为火种,点燃城市经济新引擎,实现流量爆炸与形象重塑双赢,而流量裂变便从“单点打卡”升级为“全域狂欢”。奥与奥(黑龙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广明表示哈尔滨爆火现象证明,文旅行业从拼资源到拼体验的转变,冰雪大世界不再是孤立景点,而是串联起食住行产业链。通过活动构建情感链接,重塑服务价值链,形成多方共赢的生态闭环。这场”冰雪流量聚变”,不仅让城市年轻态,更以文化赋能开启持久发展新模式。

《媒体与城投进场分羹,活动公司夹缝求生?》
朱 磊| 郑州漫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
目前,在后疫情时代时代, 面对媒体与城投巨头进场,活动公司需以策划设计为核心,实现执行导演一体化高效运作,用品质铸就品牌护城河。郑州漫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朱磊先生表示,大客户资源虽被分流,但小微企业可发挥灵活优势,深耕垂直领域。行业正从零和竞争转向生态合作,活动公司当以”品质+效率”双轮驱动,在巨头夹缝中开辟差异化赛道,实现韧性成长。

《存韧性,不放弃,寻出路,一个创业15年公关活动的老兵自白!》
徐广平| 安徽蓝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安徽蓝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广平剖析自己从业多年的心态,面对行业巨变,她选择”存韧性、寻出路”的生存智慧。拒绝焦虑内耗,以”走出去”的主动姿态拓展客户边界,用努力向上的工作状态打破困局。徐总认为,环境巨变恰是心智革命的契机,通过多种渠道挖掘潜在客户,在不确定性中构建确定性。这位“老兵”用15年实战印证:创业征途上,最强大的武器是永不言弃的信念与持续进化的勇气。

《商业空间里的新媒体艺术》
朱 琪| 上海博欧展览服务有限公司K.D.Art 创始人、POE联合创始人
如今,新媒体艺术以情绪价值为核心,开始突破传统IP边界,通过公众参与重构商业艺术空间。朱琪先生道出了艺术赋能新范式,新媒体艺术融合市场品牌提升与体验革新的媒介,正在创造”艺术+商业”的共生价值。另一方面,面对AI技术变革,朱总表示这场变革伴随深层挑战:AI生成技术虽加速创作效率,却模糊了人机协作的边界;动态数据采集与版权归属的灰色地带,亦需行业建立新规则,最终实现从功能消费到情感共鸣的跃迁。

《新经济时代活动老炮儿的还俗创变》
任 锋| 创联凯尔文化控股集团创始人、梦想岛岛主
任锋先生以”进入一个行业,树立一个标杆”为信条,深耕活动领域。其”36911″人才培养计划创新采用线上平台化模式,构建行业新标准。任锋感悟:创业是情怀与热爱的共生体,需为情怀买单、以热爱坚持,在土地上扎根,整合资产、金融与社群资源。这位行业老炮儿用实践印证:新经济时代,创变之道在于将情怀转化为生产力,让热爱成为永续发展的引擎。

《升维·破界——从会展服务商到文商旅生态构建者》
何永亮| 智海王潮传播集团副总裁
从依赖核心客户的生存期,到突破区域天花板的整合期,再到以标准化能力重构为核心的突围阶段,公司始终在”好时代、好行业、好企业”三问中迭代。面对同质化竞争,智海王潮传播集团副总裁何永亮先生揭示了企业进化论提出”升维破界”战略,从平台化到生态化发展,打通产业链纵贯线,构建多平面资源链接,实现降本增效、认知迭代与品牌溢价的三重跃迁。这场战略革命,让公司从”赚钱机器”进化为”值钱生态”,在文商旅融合浪潮中占据价值高地。在首日平行论坛的2025商文旅新品发布会中,5位行业专家展开了一场关于空间价值重塑的深度对话。论坛从IP 、场景美学、灯光叙事、艺术空间运营等多维度,系统解构了当代消费空间的创新法则。

《情绪消费:商业体引流吸金场景-2025 IP主题亲子乐园品牌发布》
崔茗光|七美科技创始人
面对IP线下消费市场业态同质化、客流下滑等挑战,七美科技创始人创始人崔茗光指出:“未来商业需以IP场景化重构空间价值,无IP不场景将成为体验式消费的核心逻辑。”同时,崔总以“五轻五重”策略以轻投资、重创意的IP集合店模式,孵化小而美的本土超级IP。当场景成为IP故事的延伸,中国原创IP正以“主题乐园+”形态走向全球,用安全健康的环境和跨代际情感连接,实现“好IP中国造,快乐全球造”的愿景。


《灯光赋能:细节为王-MK在国内市场的晋级之路》
Thomas & 殷旻|麦康灯光亚太区负责人/麦康灯光中国区负责人
“没有人愿意在漆黑的道路上走路 ”, 麦康灯光亚太区负责人和中国区负责人 Thomas殷旻表示,“但除了照明作用,我们希望客户看到产品会发出哇的感叹”。MK联合过多个大型商业体打造大型灯光装置,比如利用灯光装置促发人互动,除了独特的设计和过硬的质量,能用灯光创造属于每个人的独特会议,才是从“照亮空间”进阶到“创造快乐瞬间”的目的。

《IP 赋能:2025年IP赋能商业美陈还能怎么玩?》
李李梦|杭州Riboribo创始人
面对传统文化复兴浪潮,杭州Riboribo创始人李李梦女士指出,IP赋能商业美陈正迈向新纪元。2025年,行业将以”国产化”为根基,深挖本土文化IP价值,通过”品牌化”运营构建差异化美陈场景。科技化持续化将成为核心驱动力,推动美陈从单一视觉呈现向”沉浸式体验”转型和场景叙事重构消费场域。IP联名不再是简单符号堆砌,而是精准撬动”情感经济”与”注意力经济”的杠杆,让文化符号升华为连接品牌与用户的文明纽带。未来,唯有融合文化思维、品牌思维与科技思维,方能在商业美陈红海中开辟新赛道。

《设计赋能:好审美+强话题打造出圈场景》
姜文曦|缪斯艺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当商业逻辑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空间便成为承载情绪价值的载体——”城市治愈计划”以艺术装置触发公众情感共鸣,将观展体验转化为社交游戏化互动,使空间从静态场景升维为可参与的”文化现象”。缪斯艺术文化传播总经理姜文曦提出,跨界共创模式不仅激活传统文旅基因,更通过艺术IP联合赋能,为旧商业街区注入新活力。当空间本身转化为社交媒介,美陈设计已超越装饰功能,成为串联城市记忆、引爆话题热点的灵魂载体,让每一角落都能诉说独特故事。

《创意赋能:潮流艺术IP如何为品牌赋能-TINO 场景新品发布》
吴 雷|TINO POP ART创始人
TINO POP ART创始人吴雷表示:“潮流艺术IP正成为品牌破圈的核心引擎,其赋能逻辑聚焦于授权与联名双轨并行。”潮流IP凭借高净值属性与艺术基因,具备话题爆发力。而品牌联名是IP打造线下消费新场景的核心。同时,将IP转化为线下消费场景的艺术表达适合拥有一定客群基础的品牌,通过艺术化场景制造话题,触发二次传播裂变,因为联名本身就是潮流艺术。2025年,随着年轻一代对个性化、仪式感的追求,婚嫁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从沉浸式场景设计到数字科技赋能,从可持续婚礼理念到跨界艺术合作,2025上海婚嫁峰会,将带您领略婚嫁艺术的无限可能!

领导致辞
曹仲华|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结婚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
在2025上海婚嫁峰会正式开场前,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结婚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曹仲华在峰会致辞中指出,婚嫁酒店行业已突破12万家,专有婚礼酒店崛起,场景选择不再囿于传统宴会厅。他高度评价美陈网举办的婚嫁专题展览,强调婚嫁产业需立足新消费浪潮,以”文化字样创意”构建差异化竞争力,通过”生态链接价值”打通产业链,最终”以服务实现价值”完成商业闭环。曹会长寄语美陈展持续深化婚嫁新业态探索,以文化赋能推动行业革新,助力婚嫁产业迈向更高维度。

《解锁行业密码:婚礼堂的前沿趋势与洞见》
李 刚|诺丁山集团总裁
市场正步入”淘汰赛”阶段。后疫情时代,行业回本周期被拉长至5年甚至7年,传统经营模式面临生存大考。从业者需跳脱单一业务思维,把握战略节奏——结婚人口结构变迁、文化审美迭代、消费能力分层,正重塑市场底层逻辑。未来,婚礼堂将向”小而精”转型,规模收缩与竞争加剧并存。李总表示,洞察人口红利变迁中的新需求,以文化赋能与体验升级重构竞争力,方能在行业寒冬中开辟新生机。

《幸福+主题文旅产业—让新场景成为美学文旅的破局之道》
海 风|中国花海阁幸福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
面对婚宴行业客群单一、产品同质化与获客成本高企的困局,中国花海阁幸福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海风表示让可以尝试文旅基因激活传统业态。依托物业资源的不可替代性,酒店可联合一些城市当地文旅,开发可持续业态,将空间价值从单次消费延伸至全生命周期运营,重构行业价值链条,通过主题文旅场景打造,将婚礼陈设与蜜月旅游深度融合。

《2025提升销售成交率的10个实战技》
黄思佳|TOP ONE创始人
当前获客成本攀升背景下,许多门店困于”低签单率”泥潭,其根源在于粗放式管理——客户画像模糊、二访承接失效、方案匹配失准。TOP ONE创始人黄思佳指出,传统“货架式推销”已难奏效,需基于市场调查精准锁定客群需求,通过“成交7步法”构建完整链路——从建立信任、挖掘痛点到场景化塑造价值,最终以定制方案实现闭环。

《破局内卷:婚庆+文旅融合重塑产业价值链?》
赵丰宇|长三角婚庆旅游产业发展智库执行主任
婚庆与文旅的天然互补性亟待深度开发。婚庆作为低频高价值消费,与文旅高频低客单价形成错位互补,而景区同质化、重资产模式桎梏,长三角婚庆旅游产业发展智库执行主任赵丰宇先生指出,恰为婚庆场景化渗透提供契机。打破传统”资源嫁接”思维,以目的地婚礼为切口,将婚庆仪式融入文旅体验流程,提升婚庆产业附加值 , 同时借助文旅目的地实现“仪式+蜜月+旅拍”消费链延伸。

《婚礼堂电商布局,线上从0-1打透线上线下营销闭环》
大 白|婚字头获客研究院创始人
婚礼宴会厅行业正经历”消费变量重构+竞争格局裂变”双重变革。针对不同商家痛点——连锁酒店工具依赖症、婚礼堂同质化困局、主题餐厅转化率低、小微单内容缺失,需构建”平台协同+体验差异+流量矩阵”组合拳。抖音矩阵以”品牌+流量+个人”三端协同,垂直标签锁定精准用户;小红书决策链渗透、美团大众转化承接,形成”曝光-种草-转化”闭环。大白表示在未来,可以通过”启动期精准种草-增长期流量裂变-成熟期品牌溢价”三步走,实现重塑营销价值链。

《大型物业全案规划捷径》
苏 杭|江苏咏辰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
“庄园式婚礼堂”全案落地遵循”由点及面”路径:从核心室内空间规划延伸至园区功能排布,通过鸟瞰图推演空间关系,最终深化落地细节。在场景填充层面,突破传统宴会厅思维,以小众化艺术空间、沉浸式主题场景满足个性化婚典需求,江苏咏辰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苏杭揭秘物业全案规划捷径指出引导客户从”选择场地”转向”定制记忆”,开辟婚礼堂增值新赛道。

《婚礼堂AI革命:先布局者赢在营销×产品×品牌未来》
许皓彤|上海宫设设计创始人
在高度内卷时代,AI正以”个性化定制引擎”解决行业痛点。通过深度算法解析新人情感需求,实现”千人千面”的婚礼场景设计。许皓彤提出生存法则三部曲:以数据诊断精准定位运营痛点,从最小可行场景试点验证AI效能,再通过持续迭代完成全链路渗透。这场革命不仅关乎技术升级,更重构了营销触达、产品体验与品牌认知的底层逻辑,为行业开辟”活下去且活得好”的进化路径。

《多元化餐饮综合体》
蒋 珂|柯壹设计创始人、江山赋文化艺术空间创始人
以颠覆性思维重构宴会空间价值。针对传统单一模式的局限性,柯壹设计创始人、江山赋文化艺术空间创始人蒋珂创新提出”主题元素沉浸系统”,通过叙事引擎在销售前端预埋体验线索,构建可生长的互动场景模型。宴会厅化身戏剧舞台,宾客通过交互触发叙事。不仅突破传统餐饮空间的功能边界,这种 “空间体验资产化”的运营模式,为行业转型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灵感。

《资本重构下的婚庆产业变局:从融资困局到投资新风口》
李晓平|上海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研究中心秘书长、上海万众耕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晓平先生深度剖析了婚庆产业的未来机遇与发展路径。他指出,婚庆产业作为大消费产业的核心领域,拥有40万亿级的庞大市场规模,是幸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如今,低空经济的崛起正为婚庆产业打开新的想象空间。婚庆+目的地的融合模式,使直升机婚礼、热气球旅拍等成为低空文旅的亮点产品,不仅丰富了婚庆产业链,更推动了文旅产业的消费升级。李晓平呼吁,行业应充分整合资源,把握数字经济与低空经济双重机遇,推动婚庆产业从单一服务模式向全价值链运营商转型,实现产业价值的深度成长。

《宴会酒店综合盈利看过来》
秦 岩|湖锦集团管理公司宴会部总监
秦岩先生在演讲中,系统分享了湖锦酒楼以“一站式宴会服务”为核心的模式创新,通过高端定制场景、专业策划团队及精细化服务链,结合会员体系、大数据分析营销及多样化服务(套餐、文创、外卖等),并推出私厨到家、礼盒等大客户定制服务,同时依托共享采购、仓储及会员制优化供应链,实现综合盈利提升。

《未来3年从销售+市场+菜品+营运4大版块中找业绩》
陈 轩|嘉美学院负责人、上海嘉美麓徳婚礼公关运营总监
陈轩先生在演讲中指出,婚礼堂需构建以“品牌塑造+产品服务创新”为双轮驱动的长效经营体系,通过精准定位目标客户、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实现从“为父母办婚礼”到“新人主导个性化婚礼”的转型。
陈轩强调,嘉美麓徳的成功源于八大核心优势:沉淀深厚的行业经验、定制化服务、专业团队、安心保障、规模效应、品质把控、口碑传播及前瞻性的线上布局。其独创的接待流程,从销售阶段便通过“破冰-倾听-体验”三部曲建立信任,结合“婚礼秀+灯光秀”沉浸式体验,精准锁定需求。展望未来,婚礼堂需向“真正的一站式”进化,不仅满足新人核心需求,更要通过感恩传递、宾客互动等情感设计,让婚礼成为全民参与的幸福记忆。这些洞察与实战经验,为婚礼堂行业提供了差异化运营的范本。

《如何低成本打造最好卖的宴会厅》
宫相伟|上海【四分之三空间设计】品牌推广总监
宫相伟先生直击市场下行压力下宴会厅设计的痛点。针对“主题厅效果佳却卖不上价”“天花板级设计预订量惨淡”等行业困境,他提出“以客户视角重构设计逻辑”的核心主张。强调需平衡艺术表达与商业需求,以“接地气”的设计思维,实现“最小投入-最大产出”的效益转化。
宫相伟先生指出,打造畅销宴会厅的关键在于精准洞察客户需求,通过“主题共鸣”“空间叙事”“体验升级”等设计要点,创造情感价值溢价。他主张避免盲目追求“复刻式豪华”,转而通过模块化设计、灵活空间组合及高性价比材质,实现“轻成本-高坪效”的运营目标。同时,结合市场数据反馈,动态优化宴会厅功能布局,确保“每一平米都能产生收益”。其设计理念为行业提供了在存量竞争中突围的创新路径。

《婚礼堂线上营销新趋势》
钱 峰|上海晞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针对婚礼堂行业持续低迷的现状,钱峰先生提出“以线上运营驱动多元化发展”的破局思路。面对24年来行业生意下滑的挑战,钱峰强调,婚礼堂需突破传统婚宴单一模式,通过“内容营销三部曲”——场景化内容渗透、可视化种草传播、专业备婚知识输出,构建品牌吸引力。
在社交媒体运营层面,他主张实施“平台差异化布局”,聚焦短视频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升级互动玩法,如发起“婚礼梦想征集”“主题厅命名投票”等活动,以高参与感内容降低用户广告抵触心理。渠道重构方面,建议构建“全域营销矩阵”,结合智能客服系统与“VR云探店”技术,实现服务前置化,让科技赋能用户体验。此外,钱峰提出延伸业务链条,通过婚前轻量化产品(如备婚工具包、线上婚礼策划服务)拓展市场,并发展婚后服务(如纪念日策划、家庭摄影),延长客户生命周期,最终在增值服务中挖掘运营增量,为婚礼堂行业转型升级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商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设计创新已成为推动行业升级的核心动力。由美陈网与万商俱乐部联合主办的“2025商文旅设计创新论坛”,邀请行业头部设计机构、知名美陈企业等,围绕多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剖析商文旅设计创新的发展趋势与实践路径,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The tango behind the scenes.幕后的探戈:与业主共创品牌旗舰店》
孙 曦|Gensler副总裁
孙曦女士揭示了品牌旗舰店设计的核心逻辑——以“品牌故事塑造”为内核,融合数字化技术与人本体验。通过星巴克与迪士尼两大经典案例,她展现了Gensler与业主共创的协作模式。
在星巴克2014年品牌创新合作中,Gensler从草图构思到细节打磨,深度挖掘品牌文化,并与在地元素融合,最终打造出兼具传承与创新的门店。上海兴业太古汇门店更将“工厂体验”引入空间,以沉浸式互动强化品牌记忆。而迪士尼上海旗舰店项目,则通过“竹子主墙”等设计,巧妙平衡全球化品牌基因与本土文化语境,创造出兼具辨识度与情感共鸣的空间叙事。
孙曦强调,品牌旗舰店需通过“坚持与变革”的微妙平衡实现焕新:一方面深耕品牌DNA,另一方面以在地化、数字化手段激活体验维度。这种与业主共生的设计模式,不仅塑造了独特的空间语言,更为品牌注入持久生命力。

《创造人文空间,传递人文价值_在商文旅项目中实践解析》
石 璐|新加坡RSP雅诗柏设计事务所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石璐女士通过星耀樟宜机场与大拈花湾等标杆案例,解析了人文空间设计的核心逻辑——以“人的体验”为圆心,构建情感共鸣场域。
在星耀樟宜机场设计中,RSP通过“环境舒适度+文化沉浸感”双轮驱动,打造大空间温度调节系统、绿植生态与娱乐设施融合的多元体验场景,穹顶空中连廊与灯光秀更将空间转化为“可漫步的媒介”,吸引全球游客驻足。而大拈花湾项目则践行“在地性设计哲学”,以本土材料、植物与历史文化叙事构建场景,让游客在拍照打卡间完成与地域文脉的深度对话。
石璐女士强调,当下商文旅设计理念正回归“人本主义”,将人的行为模式、情感需求融入空间叙事,使设计不仅满足功能,更传递文化价值。这种“人文价值可视化”的设计思维,为商文旅项目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破局之道。

《商业整体回归自然,生态景观成为主流——天工馥的商业景观研究》
李 军|成都天工馥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军先生在演讲中揭示了商业空间设计的未来方向——以“生态觉醒”为核心,将自然元素深度融入消费场景。他指出,随着消费者对自然与美学的双重追求,商业空间正经历从“功能导向”到“体验导向”的转型,城市绿洲的崛起正是这一趋势的具象化。
天工馥通过“造园生态系统”,将大自然微缩至商业场景,以植物、水景、光影等自然元素重构空间叙事。演讲中强调,市场亟需兼具审美高度与时尚感知的项目,而景观设计已成为提升商业价值的战略要素。此外,李军提出“科技+景观”的创新融合,利用智能技术突破植物生存限制,打造四季常青的生态场景,并通过香氛、光影艺术等感官设计,创造多层次的沉浸式体验。
这一设计理念不仅回应了消费者对自然与时尚的双重诉求,更以科技赋能实现商业空间的可持续运营,为行业提供了“生态价值可视化”的创新范式。

《用场景打造为“新商业”赋能》
刘小莉|梦客体验(北京)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
刘小莉女士解构了新商业的本质逻辑——以“场景空间+流量”为核心驱动,其中场景化的公共空间成为链接“租售空间”与“人流量”的关键媒介。她指出,商业闭环需围绕“洞察需求-创造价值-取得共识-获得资源”的链条展开,而挖掘客户真需求、构建产品价值底层逻辑是基础。
刘小莉女士特别强调“情绪价值”的创造,认为其本质是通过生理唤醒、认知标记与心理账户设计,引发用户愉悦感乃至复杂情绪波动,而这类情感共鸣正是新商业的付费动因。针对当前存量空间同质化问题,她通过多个优秀商业项目案例,展示了场景突破如何带动流量增长。
作为拥有20余年主题工程经验的机构,梦客建设以“主题公园+主题商业+主题酒店”等多元场景为阵地,凭借超百个服务项目积累,探索出“空间场景化-流量场景化-价值场景化”的转型路径,为商业空间运营提供了“体验驱动增长”的创新范式。

《如何用IP赋能商文旅的场景创新?》
王烁斌|深圳市飞越美陈空间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
王烁斌先生在演讲中揭示了IP在商业空间中的核心价值——以情绪共鸣为纽带,重塑场景生命力。通过剖析国内多个IP成功出圈案例,他指出,IP通过雕塑、场景、装置等多元形态,不仅弥补商业空间“先天不足”,更以周边衍生、视觉营销及活动策划为媒介,搭建起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桥梁,成为差异化竞争的流量入口。
王烁斌先生强调,IP赋能直击商业痛点:以核心记忆点强化品牌识别,以主题场景营造商业氛围,以创意软装弥补内装缺憾,最终实现“建筑-景观-装饰”后的价值跃升。这一策略不仅提升主力商户曝光度,更通过情绪价值创造,使空间从“功能容器”转化为“体验磁场”,为商文旅项目提供了“场景革命”的创新路径。
金灯盛典作为产业风向标,不仅见证着商文旅创意从”单一展示”到”多维赋能”的进化历程,更记录着行业先锋如何在体验经济时代,将文化基因转化为商业语言。从美陈装置到企划活动,从空间设计到数字互动,这场盛典全方位呈现了商文旅创新如何通过文化表达与科技应用,在消费升级主战场开辟新的价值增长点。
作为中国商文旅创意领域的权威奖项,金灯奖已超越单一领域的评判,发展成为观察商文旅融合趋势的重要窗口。它既是对卓越商文旅创意实践的年度盘点,更是对行业创新力量的集中展示,彰显着中国商文旅在文化表达与消费体验领域的持续突破与进化动能。

上海市工商联文化商会会长 杨震华
金灯盛典前,上海市工商联文化商会会长杨震华先生作为特邀嘉宾登台致辞。在致辞中,他提到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年轻消费者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新产品、新业态的涌现都对美陈的审美、创意、对于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对于消费者情绪价值的洞悉与锚定带来了新的考验与挑战,这些变化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致辞中,他寄语金灯奖能坚持引领推动文化、社交与技术的多维融合,通过美陈为消费场景提升商业价值、创造传播效应,实现将网红美陈场景变为“长红”、将游客流量变为消费增量。
本届金灯奖于2024年11月11日正式开启报名,共计收到291件参报作品,累计投票数1389.1万,访问量达934.3万,远超去年,充分反映了行业的热烈响应与积极支持。奖项设置上,本届涵盖了文旅景区/城市更新、企划方案、周年庆、开业活动、街区市集、视觉传达、双旦美陈、春节美陈8个赛道。
历经八年发展,金灯奖已与中国商文旅产业完成深度共振。从最初的行业赛事到具有产业破圈效应的思想磁场,这场盛典始终与行业同仁共生共长。每届获奖作品构成的创意资产库,既封存着商文旅人突破常规的勇气,更孵化着产业升级的变革基因——那些被验证的创新方法论,正在2025年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转化为重塑消费场景的底层逻辑;那些被看见的美学实践,正在文化复兴的进程中,沉淀为提升商业价值的战略资产。当奖杯被举起的瞬间,我们听见的是整个产业链创新裂变的序曲,看见的是中国商文旅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可能。
颁奖过程中,多位特邀演讲嘉宾也轮番登场,围绕商文旅项目展开讨论,收获现场掌声不断。

《长安十二时辰:始于场景·沉浸式文商旅引领城市更新新范式》
赵 颖|陕西文旅控股有限公司品牌营销总监
赵颖分享长安十二时辰如何以文化为核和旅游场景为媒,通过场景及内容、体验及消费的新范式,实现商旅融合。
据其介绍,长安十二时辰项目选择“长安万象”视角,结合《长安十二时辰》剧中服饰、美食、建筑、妆容等内容,与版权方合作,探索影视IP线下应用与全感官沉浸体验,包括建筑场景上邀原剧美术团队,70多个手工艺人打造上万件道具;演艺场景设八大类互动演艺、百余场演出,200多个NPC全员穿唐装、讲唐语、行唐礼;文化场景挖掘唐代民俗节气,打造专属场景,并与知名IP跨界合作,按季节策划不同场景。
“2024年底接待超530万人次,曝光超350亿”的成绩,打破了传统文旅以规模化博流量的固有逻辑,验证了场景化驱动价值。
今年,将推出二期项目“倾城之玺”,打造大唐喜文化沉浸式演艺综合体。凭借成熟运营经验,还将采用“1+6”模式对外输出,聚焦长三角等地,结合在地文化,寻求合作探索更多可能。

《场景叙事:文旅商业空间的“在地性”和“场景力”》
沈 军|DCI思亚国际董事总经理
沈军从设计方角度,阐述场景打造逻辑,分析空间与场景区别、场景重要性等,并以昆山项目为例分享实践经验。
他认为,场景策划首先解决用户需求,明确用户是谁及为何来,其次要充分调研,合理调整表达形式,最后运营前置,考虑空间运营和内容。好的场景,在带来情绪价值和精神共鸣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可以让人在这个场景里面去做深度的交互,自然能够提升消费欲望、消费停留时间和消费频次。
沈军称,在地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创造性转化,已成为破解同质化竞争、构建差异化体验的核心路径。昆山花桥中骏世界城打造微度假文旅综合体,零售奥莱D区现代风格空间语言、高区江南水街四大场景和宁波秀水街改造等案例,均展现了场景打造对在地文化符号的挖掘。

《EKA·天物:从老厂房到商文旅新地标的场景创新之道》
叶文静|上海EKA·天物总经理
叶文静分享了EKA天物项目如何从老厂房工业遗存变为商文旅新地标,详细介绍了项目定位、项目名称含义与建筑改造历程、运营模式、特色业态及活动运营等情况。
EKA天物位于原上海中船老厂房地块,经过三年规划打造于2024年6月开园,完成150亩城市更新。开业后对40多栋楼宇重新设计,融入工业与时尚元素,部分楼宇获国际奖项。
运营上,边招边开,引进众多首店品牌和多元主题店。活动方面,内容多元,围绕“EKA秀场”、“天物好市”、“创变设计节”、“宠物PET”、“天物映像”五大IP一年举办300多场活动。2023 年活动先行后,项目重视社区运营,组建宠物、骑行、瑜伽、豪车会员俱乐部等社群。
叶文静表示,他们希望将项目做成一本生活方式的杂志,打造一个世界各国的建筑博览群,让消费者感受所有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的沉浸式体验。

《看熊洞街:一只熊 一条街 一座城》
魏海滨|博涛文化联合创始人、博涛文化创意设计院院长
魏海滨主要介绍了博涛文化和熊洞街打造城市IP乐园品牌的探索实践,包括空间运营、项目成果、如何打造城市级文旅项目IP等。
熊洞街是一个2022年开业的文创综合体,以机械巨兽为核心IP,一经面世便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和良好的经济效益:1万平激活20万平文创园区,年游客163万,且60%为外地。其打造的三个街区——北北大街、尖叫大街、潮玩天街,分别面向游客、大连市民、二次元及手办爱好者,带来三种不同的体验。
作为文旅企业,他们并不止步于商业,而是考虑以“熊”为大连代表宣传城市,实现资产价值沉淀与生态模式的构建。3年时间,“巨熊北北”积累了500万粉丝,带来十几亿流量,被定义为大连旅游宣传形象大使,这将是其作为城市IP的第一步。
未来,熊洞街将在淮北、沈阳开发更大街区,并努力开发200多个原创品类的衍生品,打造非标产品。

展望未来,我们怀有更多的期待,也感谢全国商文旅人的辛勤付出,为更美好的商文旅前景继续奋力前行!
致敬每一位商文旅领域的探索者!是你们的智慧碰撞,让2025中国商文旅场景创新节与第十届美陈展成为产业思想策源地、资源聚合器和创意发射台。多年沉淀,我们共同开拓出中国商业美学的新疆界。也让更多人期待行业明朗的未来。
中国商文旅场景创新节 美陈展
活动主题:无界之美·新质有道
活动日期:2025年3月31-4月1日
展览时间:09:00 ‑ 17:00
展会地址: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
轨道交通:地铁15号线长风公园站3号口
指导单位: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结婚产业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广告协会
上海购物中心协会
联合主办:
中国商报社
上海市工商联文化商会
美陈网
万商俱乐部
云南国防文化研究会
文创产业学院
主办单位:
商之美(上海)展览有限公司
美陈展(上海)展览有限公司
同期展览:
2025第10届美陈展
HOTELEX
第三十三届上海国际酒店及餐饮业博览会
(浦西虹桥国家会展中心)、
TOURISM PLUS SHANGHAI
2025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主题馆
(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
HOTEL & SHOP PLUS
2025上海国际酒店及商业空间办公及公共空间博览会
(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
THE LIFESTYLE SHOW
上海国际游艇展及生活方式上海秀
(浦东世博展览馆)
— E N D —
编辑:J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