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就要过去了,回顾这个旅游依然是新闻热点的年度,以下10个现象级热点应该依旧会延续到2025年。这10个热点是:
1. “China Travel”成为国际热词
2. “奔县旅游”带动下沉市场发展
3. 游戏IP、影视剧、演唱会带动
4. 自驾游成为主流旅游方式
5. VR/XR大空间等元宇宙项目兴起
6. 文旅设备更新正在有序推进
7. 冰雪旅游持续高涨
8. 银发旅游持续增长
9. 酒店和民宿市场分化
10. 邮轮旅游的回归中国
以下就对这些热点和2025年相应的产业增长点进行分析。
◀
1. “China Travel”成为国际热词
▶
随着中国免签政策的开放,“China Travel”在海外视频平台上越来越热。据统计,在TikTok上,“China Travel”标签下有近9万条视频,以此为标签的视频总播放量近10亿,众多外国旅行者分享着他们深入探索中国的奇妙经历。今年1月至11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2921.8万人次,同比增长86.2%。尤其是今年以来,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境内外广受欢迎,适用此政策来华外国人数量同比上升132.9%。
据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今年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航线间机票的旅客预订量,同比2023年增长近两倍,有超过一成的外国游客是“回头客”。美国、韩国、俄罗斯、越南、马来西亚的旅客高铁票预订量排名最高,江浙沪两小时高铁圈、川渝两小时高铁圈、广深两小时高铁圈广受欢迎。
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截至2024年12月17日,中国已同25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对38个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对54个国家实施过境免签政策。自2014年12月17日起,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
产业增长点:入境游相关产业链,如旅行社相关产品,美食餐饮,旅游购物等
◀
2. “奔县旅游”带动下沉市场发展
▶
在假期旅游数据中,“奔县旅游”成为了热词。根据携程发布的《2024暑期出游市场报告》,2024 年暑期(7月-8月),国内县域旅游订单环比前两月增长 45%,高于一线城市增速。国庆假期,携程数据显示县域游订单同比增长 20%。同程旅行发布的《2024“十一”假期旅行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十一”假期国内各大热门县域目的地酒店预订增速超过大盘,预订热度同比涨幅超过50%的县和县级市就有近百个。美团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外来游客在县域的消费额以29.8%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2023年县域外来游客消费占县域消费总量的比重接近25%,美团发布的《2024年轻人县城旅居报告》也显示,今年暑期与“县城旅游”相关的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了558%,大众点评上的评论及笔记条数同比增加了100%。
根据《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3年全国1866个县域旅游总收入平均值为42.95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平均值为508.27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41.19%、35.18%。2024年假期相关数据的增长,预示着县域旅游将继续以较快幅度增长。
产业增长点:县域旅游相关产业的开发,如基础建设,景区开发,酒店和民宿,餐饮和娱乐等
◀
3. 游戏IP、影视剧、演唱会带动
▶
今年现象级的IP带动旅游事件莫过于《黑神话·悟空》带动山西旅游高速增长。中秋假期,途牛平台数据显示,山西景点门票预订量增长了6成以上,租车商品预订量增长超1.3倍。国庆假期山西 66 个重点监测景区累计门票收入在可比口径下,较上年同期增长 17.13%;游戏《黑神话:悟空》涉及山西省的 27 个文物景点累计门票收入 5616.70 万元。山西还探索“游戏+文旅”跨界融合、推出周边纪念品、打造定制旅游线路、优化公共服务。
同时,影视剧带动地方旅游热度的事件也层出不穷。《我的阿勒泰》播出后带动了新疆旅游业,端午节假期阿勒泰地区接待游客 87.23 万人次同比增长 42.58%,实现旅游收入 7.42 亿元同比增长 48.46%;《繁花》带火了上海传统美食,排骨年糕搜索量和外卖订单量暴涨;《乘风踏浪》让辽宁兴城旅游热度冲进东北 top3。另外,像“跟着团长打县城”、“流放宁古塔”这类在旅游目的地对影视剧内容进行二创的旅游项目,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球。
今年“侃爷”和刀郎的演唱会,无疑带动了地方旅游的巨大市场。在台风刚刚过境的海口,Kanye West的第一场试听会就吸引了近4万名观众,为海口带来了3.73亿元的旅游收入,之后又加演了一场。刀郎今年共举办了8场 “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24巡回演唱会”,分别是成都站、广州站、南京站、澳门站、厦门站、合肥站、北京站以及资中线上演唱会后的线下演唱会。成都站现场观众 1.8 万人,估算场外有十万左右歌迷;南京站场内 2 万名观众,场外聚集了 10 万名粉丝;合肥站场内 2 万人,场外十几万农民工及粉丝;厦门站据不完全统计,场外观众达到了 10 万多人;澳门站可容纳 1.6 万人的场馆座无虚席。据澳门大学金融及商业经济学系副主任、教授李振国称,专程过来听演唱会的观众花销在五六千澳门元,远高于内地普通游客来澳门的人均花销 3100 澳门元。
产业增长点:相关景区景点开发,IP授权与文创开发等
◀
4. 自驾游成为主流旅游方式
▶
自驾游的大幅增长,会带动新兴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和相关产业链的增长。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旅游车船协会等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出游总量48.91亿人次,其中73.6%为自驾出游,总量达到36亿人次,比2013年增加了18.7亿,在国内出游总人次的占比提升了20.6个百分点。年初,携程租车发布《2024年春节租车自驾游报告》显示,龙年春节国内租车自驾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近一倍,较2019年春节增长超400%。年底,飞猪发布的《2024租车自驾游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租车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约80%,人均租车消费同比提升约30%。
产业增长点:公路旅行相关产业链,如公路沿线旅游接待设施设备、能源供给、租车、导航、车载旅行及娱乐装备等
◀
5. VR/XR大空间等元宇宙项目兴起
▶
VR/X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项目,成为2024年热门的文旅元宇宙内容产业项目形式。从年初仅上海市场有《消失的法老》、《风起洛阳》等少数项目,到年底全国多个城市大约有一百多个项目涌现,这个赛道预计在明年将更加火爆。
据VR陀螺10月份的不完全统计来看,在100个大空间项目中,内容选材以华夏文化为主,占比达41%;涵盖的方向主要有,盛唐、秦、宋、山海经、三星堆等。其次,则是科幻类题材,占比达17%,涵盖的方向有太空、登月、冒险、打斗类等。自然/人文科普类也占有一定的份量,尤其以恐龙冒险类为主的大空间项目,暑期档期间颇受青少年欢迎。据不少业内人士反映,不少青少年一天就可玩三四次,回购率很高。沉浸式旅行类算是本轮大空间项目新出现的一类题材,以沉浸式漫游为主,带领观众前往不同的景点,景点选取多以海外国家为主。落地城市上,上海与北京是大空间落地的主要城市。
产业增长点:VR/XR大空间等元宇宙文旅内容产业的制作、运营、IP授权等
◀
6. 文旅设备更新正在有序推进
▶
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等6部门印发了《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方案中包括了观光游览设施设备、游乐设施设备、演艺设施设备、智慧文旅设备、文物保护利用能力、电影产业设备、广电高清、制播、传输和终端设备、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等8方面内容的更新提升行动。随后,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广东、甘肃、青海、上海、成都等多个省市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方案。福建、陕西、海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江西、内蒙、天津等省市,虽没有单独出台文旅领域设备更新政策,均制定了各省市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在方案中对文旅设备更新均有相关的任务内容。
产业增长点:文旅领域设备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以及安全性能的提升
◀
7. 冰雪旅游持续高涨
▶
2024年元旦,哈尔滨迎来最“火热”的冬天。数据显示,2023-2024雪季,哈尔滨市共接待游客87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300%,实现旅游收入1248亿元,同比增长500%。年底,哈尔滨旅行社接待团队环比增长 50%,团队总人数环比增长 37%,冰雪大世界首日开园入园游客达到 6.2 万人。
除了老牌的冰雪胜地,新兴冰雪旅游目的地也在发力。阿勒泰地区以 “人类滑雪起源地” 为发力点,让冰雪旅游带上传统、厚重的历史韵味;长白山围绕《盗墓笔记》小说再现故事场景,以雪雕方式再现 “青铜门” 和 “云顶天宫”;长春推出西游记主题夜游,将西游记 IP 进行全面冰雪化。
此外,全国各地室内冰雪运动场馆也在纷纷落地。截止到 2024 年国庆,中国大陆地区共开设室内滑雪场 65 座,停业 6 座。2024 年落成的部分大型室内滑雪场有苏州太仓阿尔卑斯冰雪世界、上海雪耀冰雪世界、湖北武汉甘露山冰雪世界等。
产业增长点:冰雪旅游相关产业链,如冰雪旅游目的地酒店和滑雪设施,室内滑雪场,滑雪装备与服装等
◀
8. 银发旅游持续增长
▶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发人群在线旅游消费增长快,人均旅游消费金额高,热衷错峰出游、深度游。携程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50岁及以上银发人群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6%,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其中,61-65岁是增速最高的银发群体,同比增速达58%;银发人群今年1-9月邮轮订单同比增长达280%,显著高于大盘增速,银发人群租车订单占整体份额达9%,订单总量同比增长26%。
从客源地看,携程平台上,银发人群主要来源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成都、杭州、重庆、西安、南京、天津等新一线城市,两者累计占比超过一半,分别占比27%、26%。
值得注意的是,携程数据显示,银发人群在线旅游消费支出中,超一半费用用于购买机票。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同时,银发人群也更偏好高星级酒店,四五星酒店的双床房及其他房型(家庭房、套房等),银发人群TGI(平均为100,指数越高越代表银发人群关注程度越高于整体水平)达到130左右,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产业增长点:旅游基础设施和康养酒店度假村的适老化改造
◀
9. 酒店和民宿市场分化
▶
高端酒店需求不振,民宿区域市场快速饱和,中端品牌连锁酒店稳健发展,是2024年酒店和民宿行业的整体面貌。
根据中国旅游协会张润钢秘书长在《波澜不惊 绸缪轮回——2024年酒店行业综述》中的表述,2024年中国酒店业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严峻的形势倒逼行业深入思考、改革求变,“盘活存量”成为酒店行业关注的热点。
2024年中国酒店业的核心数据与去年同比,总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具体到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则情况各异,冷暖不同。相较于2023年,行业前三季度的平均入住率下降了2%;平均房价下降了4%;RevPAR下降了6%。与此同时,上述几个指标也不及疫情前的2019年。受中国市场低迷状况的拖累,一些国际集团在华业务也出现了负增长,与其在全球市场的强劲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与重点城市的降幅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下沉市场酒店的业绩则颇为亮眼。除去苏南区域外,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的上涨尤为引人注目。
产业增长点:老旧酒店的存量改造,经济型酒店在下沉市场的发展
◀
10. 邮轮旅游的回归中国
▶
根据11月在上海发布的《中国邮轮游船游艇行业发展报告》,目前有3艘国际邮轮与5艘本土邮轮在大陆12个港口运营,2023年全年运营110个航次,2024年截至10月运行已达348航次。
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常务副会长郑炜航看来,中国邮轮经济正从单纯的旅游接待向邮轮全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随着本土邮轮不断增多和国际邮轮回归中国市场,中国的邮轮旅游产品将更加丰富多彩,经过2024年、2025年的恢复、培育、塑造,从2026年起,中国邮轮产业将进入第二个黄金发展十年。
产业增长点:邮轮及港口相关产业链,包括邮轮旅游,邮轮旅游城市地接,港口旅游开发等
2025年3月30日-4月3日,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又将如约而至!与来自全球的45万观众相约上海!
“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 Tourism Plus Shanghai”是全球规模与理念领先的综合性旅游产业博览会集群。集群展涵盖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集展览展示、国际赛事、重要论坛会议、线上线下活动等形式为一体,成为全方位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商贸平台。
“聚产业,天下游”,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旨在促进旅游目的地提升及相关产业的投资与合作。博览会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中国旅游协会为联合主办单位,由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与上海会展有限公司主办,被列入上海“十四五”旅游高峰工程,与上海旅游节、“四季上海”一起被称为上海旅游的“三大名片性重大活动”,助力上海成为亚洲旅游投资门户。
2025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将以“大城、大势、大未来”为主题,于2025年3月20日-4月3日在上海展览面积前三大的展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上海世博展览馆、上海新国际会展中心)同期召开。展览规模将达到70万平方米,预计将有6000余家展商,吸引来自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万观众到场参观。现场还将有多个特展和生活方式节,以及专题投资配对会、专业赛事、专业论坛、现场活动等300多场。
届时,四大集群展: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主题馆,上海国际酒店及餐饮业博览会,上海国际酒店及商业空间、办公及公共空间博览会,上海国际游艇展暨生活方式上海秀,将覆盖12个产业大类,48个展览板块。为旅游产业的全面升级、新质生产力在行业中的应用、旅游消费新场景的创设提供国际化的商贸平台!
大城,大势,大未来!相约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共创旅游产业新场景、大未来!
明年开春,3月30日-4月3日,
2025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又将如期而至。
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要素,
汇集细分领域领先展商,
打造“投资-建设-招商-运营”全链条服务,
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将成为旅游全产业链条投资
与商贸交流的极佳平台,
助力国内外旅游目的地提质升级!
展位火热预定中